世界杯外围下注(中国)有限公司-海拔3500多米的高原上,人们这样看护“黄河之肾”
新华社兰州11月4日电 深秋,从空中俯视平均海拔3500多米的玛曲湿地,大大小小的湖泊如珍珠般洒落在草原上,上万只留鸟在这儿安心度过繁衍季,预备飞往南边过冬。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际,这儿天然草原、沼地湿地散布广,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修养区、补给区。占地560多万亩的玛曲湿地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高寒沼地湿地之一,被誉为“黄河之肾”。冬天即将来临,甘肃黄河首曲国家级自然维护区管护中心曼日玛维护站干事王佳阳和搭档们恋恋不舍地道别看护了大半年的留鸟,“日常巡护总是单调艰苦,留鸟给咱们的作业带来了更多活力和趣味。”他说。玛曲湿地施行禁渔近20年,为留鸟供应了丰厚的食物供应。王佳阳介绍,遇到极点气候,维护区作业人员还会经过巡查救助、播撒玉米等方法为留鸟供应补给。近年来,玛曲湿地迎来越来越多的留鸟,其间黑颈鹤休息数量到达480多只。玛曲县自然资源局高级工程师马建云介绍,到现在,玛曲县归纳治理黑土滩、鼠虫灾、沙化退化草原面积到达150多万亩,湿地维护与修正面积到达40多万亩,草原归纳植被掩盖度到达98%。“湿地保有量不断提高,水源修养才能显着增强。”他说。玛曲县阿万仓镇沃特村乡民达考显着感到,这几年,家园水草日益丰美、湿地逐步丰盈,自己的日子也悄然发生变化。曾经,他只会守着草原和牛羊过日子。现在,他开了一家“牧家乐”,端稳了生态饭碗。沃特村紧邻湿地,风光旖旎。2019年,当地政府出资5000多万元,打造集休闲旅行、特征风俗和文明演绎于一体的旅行标杆村,鼓舞牧民从事旅行业。“为了维护草原,家里的牦牛从200多头减到了80多头。牦牛数量越来越少,人反倒更轻松。”达考的女儿仲格说,除了牦牛带来的收入,家里每年能拿到1.5万元的草原补奖,牧家乐还能带来每年近3万元的收益。(记者文静、陈斌、马莎、赵伟宏)责编:卢思宇